雷竞技RAYBET《博物问津》开播 以“微结构”诠释文物背后丰富的中华文化从6月10日起,每晚18点10分,由天津市委宣传部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《博物问津》将登陆天津卫视,连续播出13集。以天津的文化遗产为媒,以年轻的语态、创新的形式、多元的融合,带领观众沉浸式回溯天津文脉的悠久传承,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,让沉睡千年的文物“活”起来,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时代传播能量雷竞技RAYBET·(中国)官方网站。
天津北方网讯:从6月10日起,每晚18点10分,由天津市委宣传部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文艺频道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《博物问津》将登陆天津卫视,连续播出13集。以天津的文化遗产为媒,以年轻的语态、创新的形式雷竞技RAYBET·(中国)官方网站、多元的融合,带领观众沉浸式回溯天津文脉的悠久传承,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,让沉睡千年的文物“活”起来,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时代传播能量。
《博物问津》第一集讲述的是西周太保鼎的故事。西周太保鼎是目前“梁山七器”七件青铜器当中,仅存于国内的文物,现藏于天津博物馆。其余六件青铜器中,有几件已经流失海外,如小臣艅犀尊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,大保簋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,友甗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等。还有一件下落不明。
而立之年的撰稿人陈曦觉得,撰稿任务对他来说过于厚重了。“我手里只有一支笔,可是太保鼎承载的是千年的文脉,是我们这座城市要向世界展示的,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传续与理解。总导演告诉我,太保鼎你要写得大开大合,内容要大气,想象力要丰富。要让观众们看到,这些优美的文物,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都是最容易被唤醒的文化命脉。《博物问津》总撰稿李娟老师对我亦师亦友,她带着我一步步疏通文稿,了解文物背后故事,逐渐让我有了信心。”
参与这样一个大制作的文博节目,陈曦至今都难掩激动的心情。他说:“一档电视节目,一定是美的,要让年轻观众能够看到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的光彩。总导演给我们的任务是三个字:美、准、新。怎么让文物活起来,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。于是,我们就写了舞台剧《问鼎千秋》。当我看到XR的呈现时热泪盈眶,中国文化到我们这一代还在讲述,讲给年轻人,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文物美在内涵。”
作为电视片专家组成员,天津博物馆副馆长雷竞技RAYBET·(中国)官方网站、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看过成片后久久不能平静。她说:“这档承载着津沽人民对伟大先贤、文化巨擘李叔同深切缅怀和敬意的专题节目,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厚重、详实的史料,唯美深情的光影,凝练精准的文字,讲述了海河之子李叔同的故事,特别是他与天津的渊源,非常有意义,也恰逢其时。整部电视片主题突出,风格清新,结构紧凑,夹议夹叙,现实与历史流畅穿梭,看罢令人对大师更加充满敬意,对天津这座城市孕育大师生命、涵养其精神更加充满自豪,可谓是用心之作、求精之作、上乘之作!5月30日,浙江卫视拍摄的三集纪录片《李叔同》正式播出了,而我们的《博物问津》李叔同专辑也即将播出。这不仅是南北呼应的巧合,更是以文化人、以文润城的务实之举!”
《博物问津》节目的总导演王一涵感受颇多。她说:“大家都在强调创新,尤其我们做文艺节目的,创新不是说说而已,而是要怎么创新,创新后观众接受不接受,这是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内容为王的同时,大科技时代的到来,电视文艺节目飞速发展,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。细节决定成败,在《天后宫》这期节目,从剧情到演员的服装都是我们自己的设计灵感,荷花的配色,粉白绿的搭配,头饰也是一瓣荷花的设计。妈祖喜欢红色,衣服选择了红色等等。另外在《雪景寒林图》活起来的视觉呈现部分,我们创作了一个剧情化的XR+绿棚场景结合的演绎方式。尽管我们已经很用心去创作,但文艺作品没有完美的,第一次的尝试也希望大家多多包容它的不完美。”
让文物活起来,让人文火起来,是《博物问津》的核心理念。节目邀请国内权威、本地专家、文艺名家进行对话与讲解,对文物进行“内观”,挖掘深层文化与精神秘藏。同时,为了顺应多屏时代的传播特征与节奏,节目组也锚定了以小搏大创精品的决心,以“微结构”诠释文物背后丰富的中华文化。在每集不到20分钟的篇幅中,创新设计了“人文实景走访+文化访谈+XR沉浸式影视呈现”的多元叙事模式,进行物、人、文、史的综合性呈现,用视听语言融合现代科技影像,让多种艺术形态交相辉映、兼容混搭,构建起独属于天津的文化类专题片(津云新闻记者吴宏)